首页

黑冰女王打耳光添丝脚

时间:2025-05-26 01:08:01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69110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澜湄印象】湄公河国家驻华外交官参观文物古籍展

在重庆戴家巷街区,人们可以来一场惬意的“城市漫步”,整个步道上下落差近60米,向下一直延伸到嘉陵江畔,整个步道中间还有5处贴心的观景平台。

中关村U30启动2024年度招募选拔 新增未来产业方向

第二届科幻星球奖于2023年6月启动,全面开展科幻技术奖、科幻文学奖、科幻作品奖和突出贡献奖四个类别的评选。经过资格审核、线下提名、初审和复审,一批优秀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环节。最终评选出包括最佳科幻创作技术、最佳科幻体验技术、最佳科幻产品创新、最佳科幻长篇小说、最佳科幻中篇小说、最佳科幻短篇小说、最佳科幻电影、最佳科幻剧集、最佳科幻启迪作品、突出贡献奖等在内的10名冠军,还评选产生了27名优胜奖以及若干入围奖。

成为高原“门巴”后——“同心·共铸中国心”2024甘孜行活动侧记

大运河,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绍兴考察浙东古运河时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正式发布

上海市消保委披露了多个具体案例。相关直播间销售的某件产品,无产品标识标签,其产品页面标称为“颈饰109卡12维纳斯澳白”。经检测,该产品实为经覆膜处理的淡水珍珠,其规范定名应为“珍珠(处理)项链”。通过表面镀钛处理工艺,珍珠的光泽能得到显著提升,但这种工艺的处理效果并不持久,表面钛膜在日常佩戴中磨损后,珍珠原本的光泽便会显露。

比利时温州同乡会欢庆新春并向当地慈善机构捐款

据了解,攀岩个人速度项目要求运动员沿标准并行线路攀爬,目标是以最快速度抵达15米高的岩壁顶部,不仅讲究技术,还考验着运动员的体能和心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